立法会七题:开拓清真市场
以下是今日(四月三十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容海恩议员的提问和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的书面答覆:
问题:
据报,目前全球的穆斯林人口超过20亿,占全世界总人口约25%,而根据DinarStandard于二○二三年发布的《2022年全球伊斯兰经济状况报告》,穆斯林在二○二二年花费了2.29万亿美元在食品、药品、化妆品、时装和旅游等多方面,并预计全球穆斯林金融资产将在二○二六年达到5.96万亿美元。有意见认为,香港应扩大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清真市场份额,以及加强与相关国家的产业合作。就开拓清真市场,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有否备存清真产业为香港带来的相关生产总值资料;如有,过去五年,每年香港在清真市场的产品或行业(即(i)食品及饮料、(ii)药品与保健品、(iii)化妆品、(iv)时装、(v)酒店及旅游,以及(vi)金融服务)所占的生产总值分别为何;如否,有否计划由现在开始作出统计和备存相关资料;
(二)有否备存曾出口商品到穆斯林国家的香港企业的资料;如有,过去五年,每年曾出口商品到穆斯林国家的香港企业数量、其商品种类和相关生产总值分别为何;如否,有否计划由现在开始作出统计和备存相关资料;
(三)是否知悉,目前经香港转口的产品在获得香港回教信托基金总会根据伊斯兰教法及程序认证后,能否在相关穆斯林国家内销售;如能,详情为何;如否,该等转口产品有什么渠道可在穆斯林国家内销售;及
(四)有否计划推出「清真认证制度」,并与主要穆斯林国家进行清真认证互认,以成为内地相关生产企业与清真消费市场的核心认证及贸易通道,从而推动清真产品贸易额在香港稳步增长;如有,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答覆:
主席:
就容海恩议员的提问,经谘询文化体育及旅游局、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后,现综合回覆如下:
中东、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以及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新兴市场一直是政府十分重视的贸易和经济伙伴。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巨大,同时拥有庞大的穆斯林人口。政府一直积极推动社会各界把握有关市场的机遇,以使他们在贸易、旅游和金融等领域发展及提供切合这些新兴市场(包括其穆斯林人口)需要的产品及服务。
根据政府统计处的资料,过去五年间,港产品出口往穆斯林国家(注)的年度货值由二○二○年的27亿港元上升至二○二四年的55亿港元,每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9.0%,而经香港转口往穆斯林国家的年度货值亦由二○二○年的1,788亿港元上升至二○二四年的2,158亿港元,每年平均增长率约为4.8%。过去五年港产品出口及转口往各穆斯林国家的数字,分别载于附表一及附表二。当中,港产品出口往穆斯林国家较主要货品类别包括「饮料」、「首饰、金器及银器,及其他宝石或半宝石制成品」及「石油、石油产品及有关物质」,而经香港转口至穆斯林国家较主要货品类别包括「电讯及声音收录及重播器具及设备」、「电动机械、器具及用具,及其电动部件」及「办公室机器及自动资料处理机」。政府统计处未有另行备存出口商品到穆斯林国家的香港企业数量和相关生产总值。
另外,虽然「清真产业」未有如零售业、饮食业般有国际行业分类标准跟从,致使未能划定「清真产业」对应的统计范围以编制相关资料,政府一直积极推动社会各界把握清真市场的机遇,包括在贸易、旅游和金融等领域推动相关发展。
贸易方面,满足相关清真产品认证的要求,以及了解有关市场的机遇和挑战至为重要。就此,香港贸易发展局(贸发局)一直就个别重点清真市场进行研究,了解这些市场的发展,为港商提供实用资讯,包括相关产品认证机构的资料。此外,贸发局亦一直提供不同平台推动清真市场的商机,例如每年都在其美食商贸博览推广不同优质清真产品和食品,以及相关产品贸易,协助餐饮业拓展网络和业务。为协助港商把握清真食品市场的商机和方便买家采购,贸发局在二○二四年的美食商贸博览增设「清真食品展示区」,并为相关展商增设清真食品和饮品标志,现场亦设有不同讲座,讲解清真食品认证的要求,剖析市场机遇与挑战,以全方位向商界推广清真食品相关商机。
在二○二五至二六年度,贸发局会安排本地清真食品制造商参加美食商贸博览,以加强他们与其他清真食品市场合作,并会在美食商贸博览中设置相应展馆,展示更多清真食品和产品,进一步开拓伊斯兰商机。
同时,政府一直致力透过各项资助计划和支援措施,协助本港企业开拓更多样化的市场和提升竞争力。其中,「发展品牌、升级转型及拓展内销市场的专项基金」资助企业开拓在40个已与香港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及/或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投资协定)的经济体的业务发展,当中包括七个穆斯林国家。「中小企业市场推广基金」则透过资助鼓励企业参与出口推广活动,向境外市场的穆斯林人口宣传合适的产品及服务。
政府会继续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包括拥有庞大穆斯林人口的东盟、中东及「一带一路」沿线的市场。政府积极外访东盟成员国,以保持紧密沟通。例如,行政长官于二○二二至二○二四年率领香港特区代表团分别访问东盟七个成员国,促成了近90份合作备忘录和协议,为香港创造商机,并增进两地友谊。政府亦一直积极与区内具有潜力的伙伴接触,更于二○二四年三月与巴林签订投资协定,该协定是继科威特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与中东地区的第三份协定。同时,我们正分别与沙特阿拉伯、孟加拉国、埃及和秘鲁探讨签订投资协定。
鉴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包括具有庞大穆斯林人口的国家)的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投资推广署已按二○二三年《施政报告》和二零二四至二五年度《财政预算案》的计划,于二○二四至二五年度内在埃及首都开罗及土耳其第三大城市伊兹密尔开设顾问办事处,将有助引进这两个均属伊斯兰合作组织成员国的资金和企业,把握有关商机。
旅游方面,行政长官在二○二四年《施政报告》中指出,政府会积极开拓拥有庞大的穆斯林人口的中东和东盟市场旅客客源,以抓紧机遇。估算至二○二八年,预计全球将有2.5亿穆斯林旅客,可带来达到2,250亿美元的旅游收入。
为了推动旅游业界提升穆斯林旅游配套,香港旅游发展局(旅发局)于二○二四年起委聘国际知名穆斯林旅游推广公司「新月评等」,进行一系列工作,分析香港如何进一步提升「穆斯林友善」的旅游设施,采用既符合国际标准、又切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准则,为酒店、景点和会议展览场地进行评级。截至今年四月中,已有61间酒店和五个景点及会展场地成功申请并取得「新月评等」的评级。
另外,就推动餐厅参与清真认证来说,旅发局亦与本地权威清真认证机构「香港回教信托基金总会」合作,推广现有的认证,鼓励餐厅申请。截至今年四月中,已完成认证的餐厅数目由二○二四年初的约100间增加至超过170间,当中包括高级中菜食府、粤菜食府、新派港式汤面餐厅等。此外,香港现时共有四家品牌供应清真认证的烘焙食品,为访港穆斯林旅客提供更多手信食品的选择。
金融服务方面,政府在二○一三及二○一四年修订法例,为发行伊斯兰债券提供一个与传统债券相若的税务架构,并容许在政府债券计划下发行伊斯兰债券。其后,政府先后三次在政府债券计划下发行共30亿美元的伊斯兰债券,显示香港的法律、规管及税务架构能容纳不同形式的伊斯兰债券发行,是一个合适发行伊斯兰债券的集资平台。另外,市场上已有伊斯兰金融产品及服务在港推出,包括在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的环球伊斯兰债券、追踪符合伊斯兰教义的香港股票指数及伊斯兰银行业务窗口等。亚洲首只追踪沙特阿拉伯市场的交易所买卖基金(ETF)亦已在二○二三年十一月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
在投资合作领域上,香港金融管理局与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PIF)签署谅解备忘录,并共同出资支持创设一项目标规模达10亿美元的新投资基金,促进与香港和大湾区有联系的企业在沙特当地发展。政府将继续推展相关的市场发展工作,包括向海外推广香港的金融制度及市场优势,在金融领域上寻求进一步与伊斯兰市场合作。
注:本答覆提及的「穆斯林国家」是指伊斯兰合作组织的57名成员。
完
2025年4月30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6时29分